为什么教育文艺书籍特别注意描写违法儿童教育的题材呢?
这是一个很特别的问题,我从来就没有想过。
马卡连科解释,出现这种情况,并不是因为社会或者作家对违法儿童的教育问题发生了兴趣,也不是由于教育或者教育方法方面的问题,而是由对待这类儿童的立场引发的问题。
如果把违法儿童当作教育的对象,看作应该加以改造教育的人,那么,我们的生活里就会看待许多教育方法,描写违法儿童的文艺书籍,就是这一类。但是,如果我们把他们看成说对社会有危害的人,需要隔离开来,那么他们就会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,自然也就不会出现以他们为主题的文艺书籍。
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的是,描写违法儿童教育的题材的文艺书籍,应该侧重在教育转化的方面,否则,本意是写教育转化措施的,很容易就变成欣赏违法儿童的“壮举”了。
值得注意的是,马卡连科认为对单个的违法儿童进行研究,是“儿童学”的逻辑方法,是有问题的。因为,不同的儿童,就应该有不同的方法,最终的结论就是教育工作者必需研究每一个儿童,有多少儿童就得有多少种方法。
这显然是不现实的。不管是从反射论、心理学等各种领域找出的方法,都不具备共性,都只是“儿童学”的方法。
马卡连科认为,真正的教育工作者,应该根据“教育的目标”来对这些儿童提出教育方法。我们应该相信教育的力量,相信只要环境有所改变,每一个儿童都是可以教育好的。
而对于这类儿童的具体教育方法,马卡连科认为应该放在集体劳动中进行。注意,集体劳动指的是两个维度,一是集体的这种形式,必需说有一定的组织方式,必需是有目的的,而劳动就是具体的教育手段。
而常见的,也是很容易想到的,对待这类儿童的方法,比如封闭管理,禁闭等办法,就不是很好的办法。因为这样的教育,最终只会把这些儿童教育成为乌合之众:分离涣散、互不关心,对组织、对集体、对他人冷漠无情。
前一篇:最好的灾难教育是从心底里重视灾难
< 前一篇最好的灾难教育是从心底里重视灾难